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消弭仇恨的音樂之旅



如果你是音樂家, 把音樂帶進你從來未曾想過的地方是什麼樣的感受?尤其帶著忐忑不安的不確定性加入一場背後政治意識強烈,民族複雜包袱的音樂會,你有何感覺?祖籍在以色列,享譽國際的猶太指揮家Danil Barenboim丹尼爾巴倫波因2001年曾率領柏林愛樂在以色列耶路薩冷舉行新年音樂會,這似乎是一件每年的稀鬆平常的盛宴,但巴倫波因於是詢問台下的觀眾,想不想聽華格納的音樂,當這麼一問後,指揮家的背後動機已經似乎告訴我們,他想要的不僅僅只是指出好音樂,而是他的思慮背後的願景和心願。

華格納的音樂曾受到希特勒的賞賜,進而變成被納粹主義操作的"國民音樂"。(19世紀下以後,歐洲各地的民族主義盛起,因此產生了和地方文化相互連結的國民音樂,挪威的葛利格,捷克的德佛乍克都是)。而華格納在歷史定位上也是國民樂派的先驅,他集於詩/美術/音樂的一位革新性強但受爭議性的音樂家,受爭議的一點即是希特勒因賞識他而將之音樂作為日後的政治宣傳。因此,當巴倫波因在以色列領土要求演奏華格納曲目時,所承受的輿論壓力可想而知,而那場音樂會最終在群眾的鼓譟抗議下不完美地終結。

過了幾年後,巴倫波因執行了一項更具挑戰的計劃,同時也是為了已經去世的摯友色列裔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依德( Edward Said )生前的心願。薩依德生前時,兩人共同創辦了「 東西會議廳管絃樂團」( West-Eastern Divan ),而這個計畫就是透過音樂交流消弭以巴長久的仇恨,於是,2005年,巴倫波因帶著樂團到巴勒絲坦的一個名為Ramallah城鎮演奏,這個音樂會後來被拍攝成了紀錄片"knowledge is the beginning"


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書摘-東洋篇(川端康成,夏目漱石,太宰治)



繼歐美文學篇後,也來關心一下比較平易近人的東洋文學,說到東洋文化,V的家族和過往情事好像都有扯點上邊,歸咎於小時後間接受受到些微的日本文化影響。 自從上了大學後,我開始觀察著受國民黨體制下長大下的長輩們和留日的長輩們後的思想後,更深刻體現自己更傾心於日本文化, (你可能問我, 為何不推崇自己的文化呢? 抱歉,這些發在大學時代裡似乎藏了太多太多的感觸,而讓我無法ㄧ筆抒發, 請容我在這裡一筆代過吧。)  之後就連留學過程, 我開始和許多日籍友人保持密切的聯繫,至今還有幾名朋友在紐約或是在日本彼此都還有保有淡淡的情誼。

那年,在慶應大學就讀來美作交換學生的雅斯桑算是引領我融入西方文化的一個重要朋友,同時他也是東京最時髦的雅痞族,會品酒也愛西洋音樂,但讓他比較訝異的是我們有次進入離Bryant park不遠的二手書店,這家店是日本人經營的,裡頭擺滿了所有流行的雜誌/期刊/漫畫還有日文教科書,當然還有英文版本的村上春樹等知名日本作家的系列。當他向我推薦春上村樹時,我跟他說, 我對川崎豐子和川端康成的書比較有印象。


11月書摘-歐美篇



收到pchome全球購物所下的訂單和朋友從台灣帶回來的書,這次收集了了喜愛的作家之其他著作還有些想一親究竟的作家。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依舊是我願意收藏的作品,無非是他是當代最有才華且出身地背景和我有相關的作家(他大部分精彩的著作背景在美國紐約),字裡行間的想像力和洞悉時局的冷靜筆觸像巴爾扎克和米蘭昆德拉的綜合體,所以不管是早期的著作還是晚期較為頹廢哀嘆的風格皆囊括在手,就怕沒時間好好逐一品嘗,不然費茲傑羅的書本應該會珍藏在書櫃裡,而不是隨意塞在紙箱,他不會輕易地因時間越走越遠而忘卻漂亮的文采。

除了費茲傑羅外,法國的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和卡謬(Albert Camus,前者是20世紀結構大師,後者因存在主義為名並曾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作家。我純粹只是一探他們平常時的手札,自從看過他們的代表著作--卡謬的《異鄉人》(L'Étranger)和羅蘭的《戀人物語》(Fragments d'un discours amoureux)後。

至於手札的閱讀習慣,我將它們擺到書櫃最上層,它們的喃喃自語不是即溶咖啡,而是任由時空轉移也不會變質的古典專輯, 現在不需要刻意洞悉他們每一字每一句的排列/雙關或暗示,就當作是偶而閒暇之餘,跨越重洋與他們的靈魂交流就好,如果能這樣想,就不用勞心去解剖他們的字面結構,尤其羅蘭巴特的十篇小札有五篇的字詞結構不像傳統散文體,還真需要花時間想想,有時不是我們資質駑鈍, 而是他們老人家對生活的體會比我們早一兩百年,我們小輩可以仗著自己還未看盡世局的純真是不需要太認真思考的。



下篇:書摘-東洋篇

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The Met 2012新製作-超現實風格的"化妝舞會"(Verdi's Un Ballo in Maschera)



就如同羅蘭巴特(法國結構主義大師/當代思想大師)所說,情慾化(erotisation)是情慾的生產,情慾戲不論在小說,電影,戲劇,就連義大利古典歌劇也是為了捕捉人類七情六慾下的產物,十八世紀的歌劇作品直到現代,歐美依舊將最經典的歌劇加入當代的創意不斷推陳出新,藝術指導保留了文化傳統,但也不忘為締造新的藝術成就而努力突破。

威爾第(Giuseppe Verdi) 是義大利傳統歌劇的代表人物之一, 繼羅西尼(Gioacchino Rossini,1792—1868)和董尼才弟(Gaetano Donizetti 1797—1848)後,威爾第保持了義大利歌唱傳統,也增添了戲劇裡的張力,除了融入人的個性/激烈的情感外,民族精神也顯見在他的作品裡。早期的歌劇《纳布科》,隱喻著意大利想極力擺脫奥地利的统治鬥争的含意,也促使1860年的義大利獨立戰爭後,威爾第也因聲望被推選出來當選國會議員。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短語




被預約
事件總有好的兆頭,兩個五重奏的演奏邀約無非是考驗也是激發音樂再生能力,如果早已架輕就熟的作品不斷反覆排練, 就如同被合約牽制的那些模特兒一樣, 在紐約,米蘭,巴黎的展示台上重複穿著相同的新一季展示品, 可以讓不同的賓客們耳目一新,但自己卻像是包裹在衣料裡的蛹期待有人敲開它然後脫胎換骨

總是幸運,演奏行程不需自己充當第一線接洽,透過好的夥伴居中引線,好好配合眾人完成藝術,期許新產品出生

控制
思想總是不斷向前跑,我往往追不到, 卻奮力拖著身子追趕著,讀完他的創作,又繼續跨越另個不熟悉的橋領,週而復始,不斷循環,這時住在大城市最好的distraction成了控制思想的利器-娛樂和美食,而冬天最讓人體貼的就是食物,看著垂延三尺的coupon挖時間出來找人喝下午茶。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好友



笑容永不曾離開
在數不清的回憶裡回顧放送
熱情從不曾降溫
在冬夜的冰點下依舊沸騰
照顧從不曾遠離 
滿載的衣妝遞交在我手裡

當浪潮將我送進妳腳邊
情誼在千里際遇下的緣份更值得高頌
這一千四百個日子裡的光影裡
我將一一翻開相視而笑的片段
將它們濃縮成相視莫逆的絮語

希望在踏雪尋梅片刻再與妳相聚
祝妳鵬程千里 幸福美滿

2012年11月9日 星期五

羅蘭說2

1.文學中的自由力量並不取決於作家的儒雅風度,也不取決於他的政治承諾(因為他畢竟只是眾人一員),甚至也不取決於他的思想內容,而是取決於他對語言所做的改變

2.由於文學要使語言自己自行表演,而不只是利用語言,它就使知識編入了具有無窮自反性的齒輪機制中,通過寫作,知識不斷地反映著知識,所根據的話語不再是認識性的,而是戲劇性的了

3. 巴爾特不斷把教授比作表演,把閱讀比作色情感受,把寫作比作勾引。巴爾特的全部作品都是對戲劇性和遊戲性的一種探索;是以各種巧妙的方式籲請人們品味風韻,籲請讀者以歡悅的(而非獨斷的或輕信的)態度對待思想

羅蘭巴特, 寫作的零度




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

暴風雨後




颱風過後的整整一星期, 小鎮裡散落的楓葉依在, 樹幢裡深紅的顏色已消然殆盡, 僅剩下強健的綠葉在空中搖曳, 街道的一塵不染一夕之間取代了雜亂無章的泥濘,似乎是剛精醒的一場噩夢, 還是時空摺疊把我們帶回來了噩夢前的片段

, 嚴峻的氣後繼續瀰漫, 這裡的氣氛融合著你死我活的煙硝味和悲天憫人的人情味,  大選即將揭曉的熱情和 災後人道救援相濟而行, 兩邊同樣水深火熱, 洛克斐勒中心已穿插了媒體的等候和民主黨的演講台 ; 冷風繼續吹襲著街上已著風衣的路人,  而人民的目光投射在精神飽滿的旗幟上, 等待新任總統即將揭曉的希望;  另一邊, Rockway, 南部沿岸的小鎮Jersey shore,和其他我從來沒去過的沿岸小鎮, 同陣冷風繼續吹襲著無家的人們,地上的螢火照亮著人民滄桑的悲歡離合,稀薄的空氣裡被迫他們繼續為家園堡壘抗戰,  賑災儼然才是最迫切的需要, 我依稀記得爸爸給的提醒, 為他們盡一點棉薄之力
 


Black Butterflies, 南非女詩人-英格麗


《黑蝶漫舞》(Black Butterflies)

南非總統曼德拉在1994年成為首任民選總統時,曾在就職演說上歌頌一位女詩人,他說:「在過去的黑暗日子裡,在舉國上下惶惶絕望的時刻,當眾人假裝聽不見她的疾呼時,她終結了自己的生命。她同時是南非白人,也是非洲人。她的名字是 英格麗瓊寇。容我在此引述她的詩作...

                                                                         那孩子沒死
                                                          她對著吶喊非洲的母親揮拳鄉向
                                                                         那孩子沒死
                                                                         沒死在藍加
                                                                      也沒死在尼楊加
                                                                         沒死在奧蘭多
                                                                      也沒死在夏普威爾
                                                              更沒死在菲力比的警察局...
                                                                 即使他頭中槍 躺在地上
                                                         那孩子只想在尼楊加豔陽下玩耍
                                                         那孩子本該茁壯成人,踏遍全非洲
                                                         那孩子可以長大,旅程環遊全世界
                                                                      無需任何通行證」

前陣子一直想看一部喜歡的荷蘭女演員卡莉絲凡荷登(Carice Van Houten的近期佳作,同時這部片也因她精湛的表現在紐約翠貝卡影展(Tribeca Film Festival上得到最佳女主角的殊榮, 在電影黑書(Black book) 的扮演裡已令人驚艷,於是乎這部片講述南非傳奇女詩人的 英格麗瓊寇(Ingrid Jonker),更展現了影后水準的演技,她的表演總是把我拉回最原始的社會情境裡,感受了女詩人承受滿載無情的荒地裡

英格麗與爸爸本身存在著政治權力的交疊, 在政府任職要務的父親專門查禁「內容不適宜」的文藝作品的父親,英格麗對於南非社會當時後的種族歧視氣氛一向都有自己的看法, 她對於人權的重視和任職於政府要門的父親形成很強烈的對比
次在飯桌上英格麗問道:聽說政府命令公共場合禁止有色人種出入
父親面不改色道:我們並沒有禁止,只要他們先申請即可
英格麗:艾斯的新劇李爾王」申請被駁回,而且這是你批示的
父親:對,因為他的劇本過於泛政治化
英格麗:國內有什麼事情不和政治息息相關?
父親:以後請別在飯桌上泛政治